香港为桥梁 “两岸信使”助700家庭团圆

新闻焦点 2025-09-15 06:09:56 1

  图:台胞田圻畅当年协助了七百多个家庭团聚,两岸信使但也有不少是香找不到的,而他也一直保存着相关信件。桥梁瞠目结舌网

  【大公报讯】记者蒋煌基泉州报道:田圻畅自称“非典型台胞”。庭团他出生于北京,两岸信使却因时代因缘与台湾结缘,香更在香港成为早年两岸隔绝时期的桥梁“民间桥梁”。那些年,庭团他以一己之力协助700多个两岸家庭团圆,两岸信使被称为“两岸信使”。香

  1982年,桥梁瞠目结舌网台湾京剧界名人马丽珠想寻找在大陆的庭团弟弟马凯弟,经戏曲圈友人牵线找到田圻畅。两岸信使“我曾有与家人失散的香经历,知道思念之苦,桥梁所以想令更多人团聚。”田圻畅当时成功协助马丽珠与弟弟在香港会面,成为他促成的第一个团圆故事,也让“香港有个小田愿意帮忙寻亲”的消息在台湾戏曲界传开。

  当年随着求助者增多,田圻畅在香港注册了“博爱事务所”,专为两岸亲人担任联络及安排会面。这个名为“事务所”的机构,实则只有他一个“个体户”,却承担着转信、汇钱、寻找亲人、代办会亲手续、安排吃住等全套服务。

  1987年台湾地区开放民众经第三地赴大陆,香港成为当时两岸亲人会面的主要中转站,找他帮忙的人也“井喷式增加”。寄往大陆的每封信,田圻畅都会在信封背面郑重写下:“邮递员先生,这是替台湾同胞寻找失散亲人的信,请协助交当地政府或统战部门。”这行字成了那个年代两岸亲情传递的“通行证”。如今,他家中仍收藏着无数封两岸书信,“每封信都见证着当年两岸隔绝的悲剧”,而他捐赠给闽台缘博物馆的200多封书信是这段历史的缩影。

  田圻畅感慨自己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却有幸能帮助当年两岸离散家庭团圆。如今,看着闽台缘博物馆将族谱数字化,台湾年轻人寻根更为便捷。他深感欣慰:“科技日新月异,但两岸同胞对根的眷恋没变。”

本文地址:http://baoding.gecampus.com/news/878b8279829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金熊猫,如何从惊艳到经典?

海关普法零距离 法治护航暖人心

中国燃气:保障高温天气安全平稳供气

【新闻随笔】写好春节民生答卷

广东三“多”三“优”政策包助飞创业梦

友情链接